本识洞见 |《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目标 · 核证 · 实现》报告解读
香港特区政府于 12 月 10 日推出了《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该路线图明确了香港要求公众责任实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的方针,同时为不迟于 2028 年大型公众责任实体全面采用 ISSB 准则规划了清晰的路径。
一、背景与目标
国际与香港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1)国际准则发布:2023年6月,ISSB发布首套可持续披露准则。
(2)香港的角色与承诺:香港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资讯披露,以实现碳中和承诺及国家双碳目标,计划制订与ISSB准则衔接的路线图,并发布愿景宣言。
路线图的目标
(1)准则应用规划:明确公众责任实体采用ISSB准则方针,大型公众责任实体不迟于2028年全面采用。
(2)生态建设推动:构建涵盖可持续核证、数据与科技及技能培训的生态圈,提高香港工商业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企业转型。
二、《准则》的制订
制订机构与基础
(1)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导:在香港会计及财务汇报局的监督下,以与ISSB准则全面衔接为基础制订香港准则(HKFRSS1和HKFRSS2)。
(2)广泛交流与研究:与众多机构交流并完成技术可行性研究,投资者强调与ISSB准则衔接的重要性,拟备披露者关注数据等领域,ISSB准则修订及相关措施回应了部分意见。
准则制订的决策因素
(1)投资者需求与国际地位:投资者需求及维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使香港需满足ISSB准则要求。
(2)国际认可与趋势:ISSB准则获国际认可,众多司法管辖区已采用或计划采用。
(3)准则适应性与本地支持:ISSB准则的机制及本地对应用准则的支持,包括港交所相关规定与ISSB准则的衔接。
准则的公众征询与生效预期
(1)公众征询期:2024年9-10月。
(2)生效时间预期:2024年底发布最终文本,2025年8月1日生效。
三、《准则》的应用
应用范围与实体分类
(1)公众责任实体定义:包括特定的上市及非上市实体,根据市场层级有不同披露要求。
(2)香港准则的应用阶段:分阶段应用,大型公众责任实体不迟于2028年全面采用。
上市公司的披露要求
(1)新气候规定的过渡措施:2024年4月港交所发布新气候规定,2025年1月起主板发行人须披露相关信息,2026年1月起大型股发行人强制披露。
(2)未来向香港准则的过渡:新气候规定是过渡,之后港交所将进行检讨,预计2028年起按香港准则分阶段要求上市公司可持续汇报,咨询将聚焦实施事宜及核证要求等。
非上市公众责任实体(金融机构)的披露要求
现有监管要求与趋势: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已提出要求,将继续关注发展,考虑推出新监管要求,要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非上市金融机构不迟于2028年应用香港准则。
四、支持实施《准则》的生态圈
可持续核证
(1)准则制订:将以国际准则为基础制订本地核证和道德准则,目标2025年底发布最终文本。
(2)监管制度发展:香港会计及财务汇报局推动监管制度发展,包括促进高质量核证等目标,已进行问卷调查并将于2025年进行公众咨询。
数据与科技
(1)绿色金融科技:推出香港绿色金融科技地图原型,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资助相关创新解决方案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2)免费数据工具:督导小组提供多个免费工具,重视中小企数据,将继续优化及探索与东盟连接。
(3)分类目录: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计划2025年上半年咨询下一阶段目录原型。
技能培训
(1)培训途径与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及发布培训材料等支持技能培训。
(2)培训计划与认证:政府先导计划资助培训,会计师公会举办工作坊并将推出三层次培训课程。
(3)多方合作与范例建立:证监会、积金局等多方合作,会计师公会及港交所也将开展相关工作,共同推动技能培训及建立可持续汇报范例。
五、未来工作与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
(1)大型公众责任实体的准备时间与要求:有充足时间准备,需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提升竞争力,吸引投资。
(2)对非公众责任实体的引导作用:鼓励自愿应用准则,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竞争力。
对香港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推动
(1)准则实施与生态建设的协同作用:准则实施与生态圈建设相互促进,提升香港可持续发展生态质量。
(2)提升香港的国际可持续金融中心地位:吸引国际资本,增强香港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数据获取与质量问题:继续推动科技发展,加强数据管理指导与共享,提高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2)技能差距与人才培养需求: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国际合作,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建立人才认证体系。
总结与展望
《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为香港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通过多方面措施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但实施中需应对挑战,以实现目标。
阅读原文:《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
